股票代码
305363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股票代码
305363
全国贵宾服务热线
138-6446-2678复合井盖专题
Recruit only
联系我们
184120
本文定额适用10kV以下的电力及控制电缆敷设,未考虑在河流积水区、水底、井下等条件下的敷设。35kV以上的各种型式、规格的电力电缆敷设、中间接头和终端头的制作安装,电力行业则执行《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》第4册(送电线路安装工程)中的第七章电缆工程的相应定额。
1)电缆敷设定额综合了不同的敷设方法,即土沟内、穿管、支架、沿墙卡设、钢索、沿支架卡设、垂直敷设七种方式,定额将这七种方式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了综合扩大,因此,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,一律不作换算和调整。电缆敷设按不同截面以延长米计算并套用定额。其截面计算是电缆单芯计算套用定额,不得将三芯及零线的截面相加计算,电缆头制作及安装亦相同。
2)“竖直通道电缆”子目一般适用于高层建筑和电视塔等电缆工程,由于竖直电缆敷设定额是按电缆垂直敷设的安装条件考虑的,并不是高层建筑的专用电缆,因此应和其他电缆一样按规定条件计取各种应计取的费用。
3)单芯电缆敷设、终端头、中间接头可按同截面的三芯电缆敷设定额基价,乘以0.66的系数。
5)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定额是按铝芯电缆编制的,因此,铜芯电缆敷设按相应截面的铝芯电缆安装定额人工和机械乘1.4的系数,电缆头制作安装按相应定额乘以1.2的系数。
6)电缆在山地、丘陵地区直埋敷设时,人工乘以1.3的系数,该地段所需的材料如固定桩、夹具等按实际用量计算。
7)厂外电缆(包括进厂部分)敷设,套用《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》第四册“送电线kV电缆敷设相应定额乘以0.9的系数。
由于进厂电缆较远,需要另计工地运输,执行第四册“送电线路工程”的电缆敷设定额的相应项目。注:电力行业预算定额为第四册。
8)电缆桥架、托盘、槽盒等,如现场制作时,应套用第六章“轻型铁构件制作”定额,其安装应执行第十册“自动化控制装置及仪表工程”中第十一章“附件安装”定额的相应项目。
9)电缆防火用的设备及材料的安装,可套用《全统定额》第十三册“刷油、绝热、防腐蚀工程”中的有关定额子目。
10)电缆敷设长度应根据敷设路径水平和垂直距离,另按表1规定增加附加长度。
两根以内的电缆沟,按上口宽0.6m,下口宽0.4m,深度按0.9m计算。
3)电缆沟铺砂、盖或保护板,揭盖电缆沟盖板均以延长米计算并套用定额。盖板的揭盖是按每揭或每盖一次计算。
1)电缆在过铁路、公路等交叉处,穿过建筑物外墙至屏或箱处,均应事先埋设电缆保护管,然后电缆穿在管内,均以“10米”为单位套定额。
2)电缆保护管长度,除按设计规定长度计算外,遇有以下情况,应按以下规定增加保护管长度:
5)保护管的管径大小按设计规定,如设计没有规定时,可按电缆的外径乘以1.5倍。管端需要封闭时,应另行计算工料。
1)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安装按不同电压等级、不同的材质及不同的截面以“个”为单位计算套用定额。
2)电缆终端头计算时,应根据电缆的根数确定,即每一根电缆有两个头,同时要区别是户内还户外。
3)中间接头制作时,其数量按工程设计规定计算,如无设计规定时,可参照制造厂的生产长度和敷设走径条件确定,也可按下列方法计算确定:
式中,N——中间头的个数;L——电缆设计敷设长度(米);I ——每段电缆平均长度(米),按下列参数取定:
电缆与热力管道交叉或接近时,其最小允许距离为:左右并行敷设2m,交叉敷设0.5m,如不能满足这个数值要求时,应在接近段或交叉段前后1m范围作隔热处理,隔热层底部预埋石棉水泥管,长度可按热力管道的宽度两边各加2m计算,其材料有泡沫混凝土、石棉水泥板、玻璃丝等。定额中未包括隔热层、保护层的制作安装,也无定额可套,此项工作可按实另行计算费用。
埋管的目的,是为保护导线。为便于穿线,在以下情况下,需装设接线盒,否则管径要增大一级。
(3)各种配管应区别不同敷设方法、位置及管材材质、规格,以延长米计算。不扣除管路中的接线箱(盒)、灯头盒、开关盒所占的长度。
(4)配管不分明敷、暗敷,按100米取20个弯,火煨弯占25%,压制煨弯占75%,套丝按煨弯数50%考虑,在实际安装中与定额不符时,均不作调整。
(5)配管工程中未包括接线箱、盒、支架制作安装、钢索架设及拉紧装置制作安装,插接式母线支架制作、槽架制作及配管支架制作,应另套第六章“铁构件制作”定额。
(6)暗配管工程,定额绝大多数都是按配合土建预埋考虑的,未考虑在建筑工程全部竣工后,又刨沟、打洞和其他土石方工程,如遇有上面讲述的情况,应另行计算。
(7)由于施工中较广泛地采用膨胀螺栓,所以定额根据不同项目按不同比例采用冲击电钻打眼装膨胀螺栓,安装方法不同时不作换算,钻头耗用量按每个钻头打150个眼计算在消耗材料内。
从一层箱至第二层箱(如为多层,以此类推,注意中间层的计算)。一层的层高-(箱底距地安装高+箱的高度)+二层箱底距地安装高
即可进入“资料库”获取以下资料:进网盘根据资料分类进项选择、查看、下载学习即可!